準備行李與出國資訊時
朋友告訴我 第一個旅行的國家 是妳前世的居住地
還在半信半疑中 已然聽見週遭此起比落的"哇!" 與"唉"
一下子 一班台灣人變成了 "英國人" "法國人" "泰國人" "柬埔寨人"
饒富有趣的看著朋友们 回神專注著電腦的搜尋資料
"和服租借" 去日本最想做的事!
真想體會一下何以厚重的和服 在酷夏穿起來仍能冰涼舒適
小時候在南部 水上空軍基地的戰機經常飛掠過村莊天空
長長的劃過天際 留下無限想像的一縷
彷彿連接地面與天堂的一梯
看見窗外的一片 天堂的寧靜是否似此
終於落地 搭短程捷運轉搭遊覽車
烤肉永遠令人食指大動
用餐環境乾淨清爽 完全感覺不到台灣燒烤店的悶熱 值得學習
好想吃完每一種食材 新鮮海鮮 讚不絕口
時間早到 導遊特別讓我們到當地超市逛逛
買些小零嘴
萬聖節應景南瓜
買了葡萄,蘋果,和鮮奶上車和大家分享
鮮奶的滋味 好想念的香濃
超市裡的美食街 旁邊小店鋪 玩心大起
首站 天守閣
曾經一度與名古屋城及熊本城共稱日本三大名城的大阪城是豐臣政権的中心城堡,建於1583年,別名金城或是錦城。城堡遺址現在被規劃為大阪城公園,除了有大阪城天守閣,也有西之丸庭園、大阪城音樂堂、大阪城演奏廳、大阪城弓道場、修道館、大阪國際平和中心等設施。
昔日這個地方北邊流著淀川的本流,是天然的要害。淀川往上流一點的地方是連接京都交通的重點。豐臣秀吉死後,德川氏於1615年率領軍隊攻下了大阪,並終結了豐臣家族的血脈。大阪城燒毀於此戰役中,1620年代再由德川秀忠重建,也就成為徳川幕府統領西日本的據點。當時的天手閣在1665年遭雷擊而燒毀,直到1931年才根據大阪夏之陣戰役的屏風畫,重新建築了現存的鋼筋混凝土的城堡。
天手閣現在7樓以下為博物館,8樓為瞭望台。博物館存放豐臣秀吉的木像、使用過的武器及繪畫等有關豐臣秀吉生平及城堡歷史的資料。由天守閣8樓瞭望台可俯瞰大阪周圍的美景。城牆四周有護城河,附近有風景秀麗的庭園和亭台樓閣。漫步河邊,奇花异卉,滿目青翠,充滿詩情畫意。城內櫻花門頗為著名,當年大阪城遭遇火災,僅這一道全部用巨石砌成的櫻花門屹立無恙,成為目前僅存的遺蹟。大阪城天守閣雖以鋼筋水泥重建,但巍峨宏偉,鑲銅鍍金,十分壯觀,不失全盛時期的風格,其歷史價值也是很高,1997年被指定為日本重要文化遺產。
大阪城的歷史可以分為3個時期。第1個是豐臣大阪城時期。1583年,豐臣秀吉在賤岳會戰打敗織田軍的柴田勝家之後,成為織田信長的繼承人,正式入主大阪,統一天下。大權在握的豐臣秀吉,認清自己必須展現實力,蓋1座比織田的安土城更氣派巍峨的城堡,於是開始展開動用13萬人、長達10年的興建工程。涵蓋本丸、二之丸、三之丸、總構的大型城廓,在戰事頻仍的歷史背景下,從備戰防禦的面向規畫興建,聘請精湛工匠和技師,結合壘石和木材,造就擁有天守閣、御殿、城牆、護城河的大阪城。據說當時的天守閣為5層9樓建築,屋頂上裝飾有巨大的金色獸頭瓦,金碧輝煌,走廊中還鑲嵌有純金飾品。大友宗麟在訪問豐臣秀吉時被雄偉的大阪城感嘆,稱大阪城為三國無雙,足見其規模之大與氣派之豪華。
豐臣秀吉本身在京都建有聚樂第、伏見城等城堡,所以住在大阪城的時間其實也不多。豐臣秀吉去世後其遺子豐臣秀頼才由伏見城搬進大阪城,同時實際上已經掌握政権的五大老其中之一的徳川家康也入了城。
1603年徳川幕府成立之後豐臣秀頼繼續的留在大阪城支配一部分的領土。在1614年大阪冬之陣的戰役中徳川家康20萬大軍進攻大阪城,但是堅固的城堡沒有讓1兵卒侵入。徳川家康為了避免因為正面攻擊而損失慘重,把城的周圍包起來用大砲攻擊,或是流傳謠言說要挖洞穴,在城堡的地下用火藥攻擊。但很偶然的,當砲彈打到強烈主張抗戰的淀殿(豐臣秀頼的母親)的座椅,使得淀殿馬上態度軟化,才進行停戰談判。
停戰的其中1個條件是只破壞一部分的城郭,但是徳川家康擅自把外邊的護城河埋了起來。因此,大阪城只剩下內護城河與主城,變成了幾乎沒有防禦設施的城堡。豐臣秀頼想要重建外護城河,也因此被視為違反停戰條件,大阪冬之陣戰役的4個月後的夏天,徳川家康再度舉兵攻城,大阪城淪陷焼毀,豐臣氏也就滅亡了。
大阪城雖然有天然的河川要塞淀川,但是當時豐臣秀吉就很在意南邊的稀薄防禦。有日豐臣秀吉招集眾人開玩笑的問要如何攻打大阪城時,有言到要由南邊進攻。徳川家康在冬之陣戰役如法泡製的由南邊攻城。
大阪城第2個時期是徳川大阪城時期。大阪城原先是賜給徳川家康的外孫松平忠明,但是1619年大阪城被編入幕府直轄的領土。徳川秀忠等人由隔年1620年開始重建大阪城,於1629年完工。在建蓋徳川大阪城時破壞了豐臣大阪城的石牆與護城河,基礎架構也被埋到地底下。除此之外也全面改變天守閣的構造,雖然在占地規模上比豐臣時期小但是天守閣本身比豐臣時期的又大又高。好像是要凌駕豐臣氏的勢威,把徳川氏的威嚴告知全天下。
一般每座城都會有城主,但是因為徳川大阪城是幕府直轄,所以歴代城主都是由當代徳川将軍擔任。實際上管理城的稱為大阪城代,由譜代大名中挑選。1868年鳥羽・伏見戰役之後幕府軍退到大阪城。當時的将軍徳川慶喜乘船逃到江戶(現在的東京),而大阪城開城投降。城内幾乎所有的建造物就是在這混亂之中燒毀。
大阪城的第3個時期由日本明治時期開始。明治新政府把整個大阪城轉用為陸軍用地。在這廣大的土地中開設兵器工場(大阪陸軍砲兵工廠),因此大阪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成為美軍轟炸的目標。1928年當時的大阪市市長關一提案重建天守閣,湊集了150萬日圓的資金,於1931年完工。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由毎日新聞大阪總部屋頂上拍攝「天守閣的背後有黒煙往上衝」的情景在日後被稱為有如「大阪夏之陣」戰役。雖然經歷戰火與火災等災難,現重建後的天守閣仍然完整的保留著,現在成為大阪的象徵。
原文出處:http://www.zipangguide.net/travel/sight/osaka/osaka_castle.html
http://www.osakacastle.net/hantai/museum/
不是幾個人集中著研究攻打戰略嗎?
一下子又跑到人型面板前拍照
玩得不可開交
天守閣旁的餐廳用完晚餐後 大夥急著找冷開水
餐點道地美味 只是部分飲食有點鹹
平日飲食清淡者 建議讓導遊知道 方便店家調整會更好
另類紀念品 我的玩具: 超大顆章魚丸子耳耙子
隔日目的地就在眼下 :環球影城
晚上入住的HOTEL NIKKO BAYSIDE OSAKA
可訂票網址: http://travel.yahoo.com/p-hotel-334212-hotel_nikko_bayside_osaka-i
望出去的view真好
在這個地狹人稠的國家 雙人房幾乎跟我家客廳一樣大
只有望出窗外 感覺心曠神怡!